附件:
一、创富故事
张鸿翔,甘肃镇原人,1973年出生,1997年9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系,2001年来渝创办立信市场研究公司任总经理。2007年,立信市场研究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及西北地区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是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理事单位。
1993年,张鸿翔离开大西北,来到了成都,进入了四川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涯于他而言,并不是打打球、聊聊天、泡泡图书馆这么悠闲,他用四年的时间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一个相当好的基础。
中国的大学教育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它让你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有大量的时间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张鸿翔就利用这段时间接触社会,让自己尽早地接受社会的磨砺。也就在这段日子里,他接触了市场研究行业,并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做过访问员,做过抽样员,做过派发员,做过促销员,做过兼职督导,做过QC员……但凡对这个行业有些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有着
张鸿翔凭着自己出色的工作表现,给自己所在的做兼职的市场研究公司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该公司主动要求接受张鸿翔作为正式员工。面对着回到天水,进入一家国营企业做一个小干部和进入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做一个督导的选择,张鸿翔也曾有过动摇,但他最终扔掉了铁饭碗,毅然加入了市场研究的行列。正如林语堂所言“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
2000年,机缘巧合,张鸿翔来到了重庆,来到了这个全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他知道这里会有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接触了几家市场研究公司后,他发现重庆的市场研究业与成都相比,落后很多。这于他而言,既是不幸,又是万幸。不幸于他不能找到一个现成的让自己大展拳脚的市场研究公司,万幸于他有机会可以在这样一个略显空白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于是在一个只有三四十平米的出租房内,张鸿翔开始筹划自己的公司,他在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扉页上他这样定道:1.创业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对于从事市场研究来说,更需要全身心投入,每个创业者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我们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短暂幸福而换取公司更长远的发展。每一位投资者在最困难的日子必须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2.市场研究绝对不是一个可以暴富的行业,因而不能简单以财富积累的多少来衡量成功。3.我们走到一起创业是因为我们是志同道合的,甚至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但作为投资者,我更希望大家今天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必须要看到利益,如果抛开这一点来谈投资,我认为都是盲目和冒险的。
有了这份计划书,有了一种对梦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再加上朋友家人的支持,2001年3月,重庆立信市场研究公司成立了。最初的一个月只有2000多元的业务,但张鸿翔依然满脸笑容,因为他认为有业务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他认真地完成每一份问卷,检查每一个数据,直到他百分百满意,才允许寄给客户;客户对项目提出一些要求,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去满足客户的需要……“尽心尽力,精益求精”是立信公司的行事原则,更是张鸿翔身体力行的人生准则。
从租用庆泰大厦80平米的办公室到150平米、250平米,再到搬入自购的300多平米的写字楼,从只有两三个员工到今天拥有五家全资子公司、近200名全职员工,立信走过了一条崎岖的道路。
现在在全国市场研究领域内,说到重庆,人们一定会说到重庆立信,会说到张鸿翔,业内的资深人士也不停地竖指称赞:后生可畏,2005年,立信市场研究公司被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推选为理事单位,立信公司在中国西南地区是唯一一家入选单位,2007年、立信公司再次当选,2011年,立信公司以得票全国11名的成绩再次成为理事单位,并成为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西部区工作委员会成员。面对这一切,张鸿翔依然只是报以淡淡的一笑,因为他知道,这只是自己梦想的一部分,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梦想要去实现 ……
二、公益事业
2008年5月13日,组织并参与了重庆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
2008年5月13日,组织重庆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员工为汶川地震灾区献血活动;
2009年3月12日,组织并参与了重庆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在黄石公园举行的植树活动;
2009年5月31日,参与了由重庆大学房地产MBA同学会组织的大足高平希望小学捐赠活动;
2010年8月7日,组织并参与了峰彩票平台组织为舟曲地质灾害的募捐活动。